He who has health has hope; and he who has hope has everything.

踏出靈性學習的第一步︰做菜旅行 食在有趣

踏出靈性學習的第一步︰做菜旅行 食在有趣

接近中午時,辦公室同事都會問:「等下要吃什麼?」但外食久了,吃飯和我的關聯,彷彿就只是進食,吃完後就丟進垃圾筒,過桯中可能還在想別的事、下午要做什麼,所以根本無法察覺到食物對我的影響。

 但當我開始學習自己做飯後,我會去逛有機商店、農夫市集,看到各種不同的蔬菜,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,農夫會分享這菜怎麼做比較好吃,我因此和這塊土地、農夫、食物有所連結。切菜、洗菜、洗碗也都是種「動態冥想」的過程,非常專注於當下,沒有其他念頭。做菜時的心情,也會影響菜的能量,心情好炒出來的菜也比較好吃,等到坐下來吃,整個做菜的過程,已享受了一趟旅程。

 以下分享幾項我常做的早餐和午餐,雖然簡單方便,但也很營養!

一、西式早餐:豆奶優酪

 可以用優酪機做豆奶優酪,或是到好市多Costco買進口豆奶,最好買催芽、非基因改造的黃豆,一公升立樂包裝,打開放入菌種,就會變成豆奶優酪乳,菌種在有機店都買得到。早餐將優酪加點果醬或水果即可,非常方便,還可搭配麵包。

二、中式早餐:糙米稀飯

 我都吃有機糙米,煮飯時放些薑黃粉、兩三片月桂葉,再加兩三滴麻油,飯就好香好好吃、又漂亮,呈現金黃色,且糙米和薑黃粉都非常營養!我通常都會一次煮很多飯放在冰箱備用,早上要吃時,再切些蔬菜和糙米一起在陶鍋上煮,還可以加點麻油和薑,對女生很好。

搭配有機店的味噌高湯,放一匙味噌,加入前一晚泡開的海帶一起煮,水滾後放點豆腐,五分鐘搞定,方便又營養。

Source:hug.com

三、午餐:

1.主食

 炒飯:把想吃的食材切丁,像是紅蘿蔔、洋?、菇、葉菜類,然後依序下去炒,炒香後,再把先前煮的糙米飯也放下去炒,兩三下就完成!

 燉飯:若是想吃義式燉飯,也可在糙米飯裡加入如蕃茄、甜椒、節瓜等水分較多的蔬菜,然後再加點義式香料即可。

 蕎麥麵:午餐吃飯比麵優,但若真的想吃麵,可以吃蕎麥麵,比較好消化,麵是精緻食物,較容易脹氣。

2.配菜:

烤蔬菜:像是南瓜、蕃茄、菇、根莖類等都可以烤,將橄欖油、鹽巴、迷迭香等攪拌後,加入蔬菜中,給它按摩一下,讓它入味後,然後送進烤箱慢烤即可,蔬菜烤出的汁液還可以在早餐時沾法國麵包吃,非常美味。

 豆腐料理:不管是紅燒或三杯豆腐,只要先把豆腐煎得乾乾的,然後再淋上醬汁,就會立刻吸收,再加一點點水,用好的鍋子煮就不用繼續加熱,豆腐料理熱熱的就會吸醬汁,保溫效果好,連作菜也可以很環保。

 以上只是一些簡單的家常菜,但更重要的是開始學習做菜的這個過程,我的瑜伽老師、Jivamukti Yoga創辦人Sharon Gannon,曾跟她的第一個靈性老師說,她想學習靈性的知識。老師就跟她說,至少要做到三件事,才能夠教她:

 一、要能煮飯給自己吃,這代表妳在乎妳吃了什麼東西。

二、要能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,這代表妳在乎妳的環境是什麼樣子。

 三、要種一些植物,要能照顧另外一個生命。

 當妳能做到這三點,才真正在靈性學習的道路上,踏出第一步。

口述/SPACE YOGA瑜伽老師林兆玲Lynn 

整理/莫琳

Lynn 林兆玲老師

“瑜珈是一個無缺的狀態Yoga is a state of missing nothing.”~Manorama, 梵文研究院(Sanskrit Studies)創辦人

我的第一個老師是我親愛的父親,每天早上藉由打掃庭院與附近街道來教導我,要常常清理內心就像打掃庭院一般。因為從小聽著身為一貫道講師的父親授課,以至於當2006年第一次讀到瑜珈經時,感到份外的親切,原來所謂的真理是放諸四海,道理都是相通的。

生命 總是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我們引導,自從認識了我的?蒙老師John Ang之後,便開始了我對瑜珈知識的探索與追隨。在這之間很榮幸能跟著Paul Dallaghan及Neil Barker學習Ashtanga Yoga,接受200小時的師資訓練並成為Yoga Alliance 認証老師,跟著O.P.Tiwari學習呼吸法,並在蘇美島上連結大自然的力量及美好。自從在2006年開始接觸了藉由對所有存在的同情,而達到開悟途徑的Jivamukti Yoga。便每年找機會跟著Jivamukti 的創辦人Sharon Gannon 及David Life 學習,終於在2009年於紐約完成了300小時的Jivamukti師資訓練,成為Jivamukti 認証老師。之後有機會在各大工作坊及瑜珈研修班中擔任Jivamukti的課程助教,以服務的方式貢獻我的所學。對於這一切我感到無限的感恩,體會到那 “滿足而沒有缺乏” 的狀態。

教學風格自由活潑,充滿幽默及音樂性,試圖將古老的瑜珈教導融入現代的日常生活。透過瑜珈典籍的學習,力行不傷害的練習,體驗生命的和諧與美好。